English

让开幕式演出永不落幕

——写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之前(二)
2000-08-2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谌 强 我有话说

将于金秋时节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拉开帷幕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正吸引着全国乃至海外越来越多的关注的目光。艺术节开幕式演出,无疑是聚集这些热情目光的一个亮点。

对于国家艺术节这样的大型文艺活动来说,开幕式作为一项影响重大的庆典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幕式演出如何搞,是一个让艺术节江苏省筹备委员会和创作人员殚思竭虑的问题。按照以往的惯常做法,是在演出场馆中搞一台大型综艺晚会,以宏大的气势、缤纷的演出夺人耳目。但因这类综艺晚会创作耗资巨大,且是一次性演出,日后无法在舞台上再现,不利于优秀节目的推广。因此,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江苏省筹备委员会和创作人员从实际出发,按照中央和文化部有关庆典活动要注重实效、厉行节俭的要求,决定搞一台可在舞台上再现、永不落幕的开幕式演出。

在此之前,艺术节江苏省筹备委员会为了搞好开幕式的演出,向全国征集设计方案。但在收到的30多份设计方案中,经专家评审,没有一个方案可供整体采用,原因就在于这些方案都是从演出的宏大规模方面着手设计的。于是,专家们又进行了一次次认真的研究论证,首先明确了这台开幕式演出要具备今后在剧场中演出的特性,虽然演出是在体育馆这种开放式场地中举行,但要求创作者在框架式舞台的概念中进行创作,搞一台有时代性、艺术性的精品节目,而不是耗资惊人的综艺晚会。

确定了这些创作要求之后,专家组决定将广获好评的歌舞《好一朵茉莉花》重新加工提高,作为开幕式演出。江苏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歌舞《好一朵茉莉花》,以富有江苏特色的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素材进行创作,形象地展现了江苏独特的山水自然、人文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生动地反映了江苏人民热爱生活、奋发进取的时代风貌和江苏民间歌舞的神韵,基调明快,清新优美,如诗如画。《好一朵茉莉花》曾在新中国建立50周年献礼演出的首都舞台上和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演出中广获好评,并在最近刚刚举行的第九届“文华奖”评选中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因此,选择这部饱含七千万江苏人民深情厚意、具有浓郁江苏地域特色的优秀歌舞作品作为开幕式演出,让清香淡雅的《好一朵茉莉花》开在江南的金秋,开在艺术节的舞台上,成了专家们的共识。

但是,将这样一台深受好评的歌舞作品原封不动地搬上艺术节开幕式的舞台,又无法达到艺术节所要求的更高艺术水准。于是,艺术节江苏省筹备委员会以江苏艺术工作者为主要对象,向全国招标组成了新的创作班子。在对作品进行加工提高的过程中,创作组认真研究讨论了原作可保留的作品结构和艺术构思,对需要重新创作、修改和调整的部分,提出了新的要求,向全国招标。在认可投标者的艺术创意后,由其开始创作并排出作品小样,由专家组再次认可,或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之后再到舞台上进行创作排练。经过这样反复锤炼,使《好一朵茉莉花》这部优秀歌舞作品,再出新意,更上层楼,为艺术节开幕庆典上喜庆欢乐气氛的营造,奠定了十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开幕式演出的创作者对举行演出的五台山体育馆进行了颇具新意的设计和改造,以适合《好一朵茉莉花》在体育馆开放式场地的演出。五台山体育馆是江苏省和南京市举行大型庆典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第六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式演出便在这里举行。但是,按照框架式舞台概念和演出要求,需要在馆中专为《好一朵茉莉花》搭起一个大舞台。舞台美术设计人员在保留馆中原有设施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专门设计和制作了一个可拼装的活动舞台。台宽32米,台深28米,可根据晚会演出的不同需要拼装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表演台,配合其中直径6米的旋转升降舞台,满足晚会创作构思和舞台表演的要求。

这一颇具创新意味的设计和改造,不仅使加工提高后的《好一朵茉莉花》有了很好的演出条件,也使以往江苏省和南京市在五台山体育馆举行大型活动时,总要投入不少资金进行舞台创作设计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使一次性投资变成了长期性投资,为今后举行重大庆典活动时注重实效、厉行节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而让众多艺术爱好者欣喜的是,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好一朵茉莉花》的艺术构思和加工提高,在为艺术节捧上一缕缕艺术和庆典的芬芳的同时,也为日后的江苏和全国的文艺舞台,留下了一部永不落幕的艺术佳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